中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近30年来因经济飞速发展,大量耕地转作他途,为避免无序扩张,中央早早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以保障13亿人基本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生命线。 中国也是个人多水少的国家,北部和西部缺
中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近30年来因经济飞速发展,大量耕地转作他途,为避免无序扩张,中央早早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以保障13亿人基本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生命线。 中国也是个人多水少的国家,北部和西部缺水尤其严重。近年来水资源频频告急,大有将中国未来发展推至资源危机边缘之虞。决策层审时度势,最终确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三条“水红线”,以期应对日益迫近的水危机,这是关系亿万人长远利益的大事。
《财经》记者就此进行的调查、探访发现,基于多年探索、争论形成的基本共识:建立国家水权制度,引入水使用权交易机制,是解决中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难题的重要途径。 而在此前十余年,国家水权制度建设始终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原因之一在于“名不正言不顺”:2002年新《水法》修订时“百密一疏”,对于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水权制度,以及如何建立等关键性概念没有明确定义,从而导致几大问题悬而未决。建立国家水权制度的明确法律依据是什么?初始水权分配时到底分多少水?分给谁?怎么分? 新划定的三条“水红线”,明确回答了后三个问题:以2020年为标准,分水总量为6700亿立方米;以“存量不动、动增量”的方式,给各个省区明确的用水总量指标。以此为基础,中国水权制度的基本框架已部分框定,各地分配的水量可视为自有水权。下一步,则是建立不同省市之间的水权交易制度,建立以效益为基础、以市场为媒介,灵活的全流域水资源高效配置机制等。 虽然在法律层面和具体制度框架设计上尚存争议,但三条“水红线”的加快落实,将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用水理念,守住并用好中国有限的水资源。 ——编者 黄河水蜿蜒自东向西穿城流过,两岸密布大大小小的灌区,栽种着各式蔬菜。每年春夏之交,翠绿与土黄是甘肃省靖远县随处可见的两种主题色。 多年来,这个地处西北内陆的干旱地区,经济基本依靠蔬菜等农产品种植,综合经济实力位居甘肃后列的典型“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一直在努力摆脱这种窘境。 最近的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