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防范领域安全指引
一、工作机制
(一)应急方案是否制定(含重点监控点位专项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完善,规范编制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二)防汛责任是否落实,是否建立防汛管理机构,是否编制防汛组织架构图,建立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部门的防汛责任制或清单。
二、组织领导
(一)是否建立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制度。
(二)是否足量储备防汛物资,并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三)是否建立落实到人、确定到点应急避险方案。
三、重点工作
(一)是否对重点区域(河道及涉水工程、地下空间、在建工地、排水管网、道路、下穿隧道、低洼棚户区、危化企业)、人员密集区域(旅游景点、学校、医疗单位、体育场馆及户外设施设备)、高空坠物风险区域(树木、户外广告牌、小区生活阳台、楼栋平台)进行“拉网式”排查。
(二)是否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登记建档。
(三)是否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原则开展三查工作、并存有工作记录。
(四)是否对河道沟渠进行疏掏、是否对小区院落排水管排水沟进行疏掏。
(五)是否建立“区-街道-社区-个人”防汛减灾四级预警工作体系,确保“最后一公里”全覆盖。
四、重点点位防汛督导
(一)风险评估隐患排查
1.是否对周边区域江河沟渠、排水系统防洪排涝能力进行评估分析,是否掌握点位及周边洪涝灾害风险,掌握防汛风险隐患。
2.是否按照动态化、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加强点位和点位周边区域巡查,并制定台账清单。
3.防洪排涝隐患的点位是否建立动态“销号”制度,并指定专人跟进,及时制定整改措施,限时完成整改,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无法立即采取工程措施治理的是否强化应急措施准备,及时前置应急抢险设施设备,全面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二)应急预案
1.是否按照“一点一案一册”要求,完成防汛应急预案编制,预案编制是否具有操作性、针对性。
2.是否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