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行为缺乏独立性。本文主要从行为学的角度探讨会计行为独立性的涵义及其具体表现。 关键词:会计行为;独立性;含义;具体表现 一、会计行为及其过程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行为缺乏独立性。本文主要从行为学的角度探讨会计行为独立性的涵义及其具体表现。 关键词:会计行为;独立性;含义;具体表现
一、会计行为及其过程
会计作为一种生产和传递会计信息、为反映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性服务的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具体来讲,会计行为是会计行为主体价体和群体)采用一定行为方式开展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它依存于会计行为的目标,并受制于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因。依据会计循环过程,会计行为包括会计确认行为、会计计量行为、会州己录行为和会计报告行为。会计确认行为是解决会计信息系统应输人什么数据,以便加工处理及输出信息的一种行为。代写会计论文会计计量行为是运用一定计量尺度(或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确定各项经济业务及其影响的价值量的行为。会计记录行为是会计人员将各种数据分门别类、序时和规则地记载于一定的会计凭证、账簿上,最后表达出记录和加工结果的行为。会计报告行为是指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的行为。
二、会计行为主体的独立性
1、会计行为个体缺乏独立性。目前,会计人员的经济利益、职务升迁等往往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当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乃至国家的利益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选择有利于管理当局利益的会计处理方法,而忽视所有者利益乃至国家利益,有时甚至会冒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难以保持独立性。此时,会计行为的“名义主体”是会计人员,“事实主体”却是企业管理当局。2、会计行为群体缺乏独立性。企业在处理会计事务时,往往会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干扰,致使其会计行为缺乏独立性。具体来说:第一,当地政府出于各种目的考虑,会借助政府的行政权力来干扰企业的会计行为。最常见的是当地政府官员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会千方百计地利用手中的行政职权,指使企业选择有利于提高其政绩的会计处理方法,甚至指使企业进行会计造假。有些地方政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