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档

浅谈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团队建设

全球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新变革,对于跨区域的集团性企业来说,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有助于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和财务信息质量,同时有助于减少财务运行

 

全球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新变革,对于跨区域的集团性企业来说,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有助于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和财务信息质量,同时有助于减少财务运行成本、加强内部控制,避免资源闲置。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既从宏观上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和手段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微观层面对财务人员的职能范围、职业素质、职业规划和工作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业人员重点关注财务共享中心的岗位设置、职能转变、考评标准以及财务人员未来发展的方向。基于此,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共享模式对财务人员带来的影响,并结合分中心的建设,对共享中心的团队建设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一、财务共享给财务人员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一)财务职能分离带来的职能转型

财务共享实施前,财务部门大多数人员从事的是财务核算及相关准备、善后工作,只有少部分人员从事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而建立共享中心后,企业财务人员从繁琐、重复的核算业务中解放出来,向管理领域或其他领域转型。共享中心财务人员则更专注于财务核算和资金收支领域,其主要职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财务数据支持;二是规范化管理的支持;三是加强风险管控;四是拓展共享增值服务。这就要求财务共享中心人员要在高度熟悉业务的情况下完成业务同质化分析、流程重组和标准制定,提供高度集成的账务和结算平台。

(二)业务集中共享带来的服务对象变化

财务共享中心所辖单位都是跨地域、多级次的,并涵盖各个板块,在统一的规则和流程下同时存在个性化的核算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共享中心财务人员和以往只服务于一家企业不同,会面对多家企业的不同复杂情况,服务对象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这需要共享财务人员全面掌握企业业务链条、报表编制基础流程和纠错方法,参照统一规范的作业标准与流程进行操作。

(三)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工作面变化

我们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把核算业务分为9大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业务制定了统一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并按专业分工模式组织人员完成财务核算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强了各岗位的

免责声明:我的文档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