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命脉。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背景下,市政基础设施无论在规划上还是在建设上都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市政基础规划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以《合肥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为例,通过规划编制方法的探
【摘要】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命脉。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背景下,市政基础设施无论在规划上还是在建设上都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市政基础规划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以《合肥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为例,通过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和创新,解决我国当前市政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资源整合;项目落实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5.072
近年来,城市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城市建设面临“重地上、轻地下”的问题。市政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市看海、马路拉链等现象频发。同时,规划体系下的市政设施规划,无论在自身定位、规划理念上,还是编制技术方法上,近20年来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未能与时俱进,难以适应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迫切需求和日益突出的现实问题。
1、我国现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编制体系概况
1.1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更加侧重于总体规模的预测,更多地体现出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市政基础设施的总体把握。因此,总体规划中,未能落实市政设施用地,编制深度不足,不能直接指导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2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专项规划,是市政基础设施规模控制、布局建设的基本依据。专项规划体现行业建设具體构想,为协调城市用地布局提供指导作用。然而,专项规划组织编制主体是行业主管部门,而非规划主管部门,偏重于设施需求预测,缺少空间布局能力,落地时缺乏统筹,造成规划和实施脱节。
1.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具体建设项目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予以落实。然而,由于各专项规划的编制主体不同,编制范围和期限各异,难以系统性地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导致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市政基础设施位置难以控制。
2、我国现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