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研讨发言:中林集团提升林业碳汇能力 贡献中国智慧方案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发展林业碳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森林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新内涵,林业碳汇将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也将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绿色发展、绿色投资、绿色生态的新模式、新路径。
发展林业碳汇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
为了应对不断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近年来各国采取强化行动,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下推进减排承诺的落实。与此同时,以低碳为议题的大国博弈持续加剧。欧盟已初步形成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拟根据出口到欧盟商品的含碳量对其关税进行调整,保护欧盟企业的竞争力;美国也表示考虑征收碳边境税,英国正在推动形成西方七国的碳边境税措施制度,日本试图建立欧美日三方框架。2021年11月,在联合国第26届气候大会上,近200个缔约国经过激烈讨论,最终达成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初步构建了全球碳交易框架。
低碳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从排放端入手实现节能降碳,另一方面则要扩大碳汇、增强碳排放吸收。相较于直接减排,碳汇相关机制体制建设仍有明显短板。过去,国际国内碳市场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等方式将碳汇纳入碳交易,但也长期存在投入资金不足、监测核证困难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积极推动全球碳交易、应对碳关税挑战、加强碳汇相关制度技术研究至关重要。
林业碳汇作为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增加碳汇的方式,在国际碳交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双碳”工作中的地位也不断凸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