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最近,总投资200亿元的马鞍山郑浦港“港口物流基地”一期工程顺利通过评审。这个偏江一隅的城市猛然发力郑蒲港新区,把皖江城市推向新的投资热潮。 更让外界关注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最近,总投资200亿元的马鞍山郑浦港“港口物流基地”一期工程顺利通过评审。这个偏江一隅的城市猛然发力郑蒲港新区,把皖江城市推向新的投资热潮。
更让外界关注的是,最近,安徽省委省政府推出的《关于合作共建皖北现代产业园的实施方案》,合肥、芜湖、马鞍山以及皖北的阜阳、亳州、宿州分别结成“对子”,携手共建3个现代新城。
显然,安徽省省长李斌主政安徽后,不仅更加注重打造皖江城市的龙头地位,还开始着手破解一直困扰全省的区域协调发展难题。
皖江热词:一体化、同城化
今年,“一江两岸联动发展”写入了马鞍山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在兴建中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即将拉开马鞍山跨江发展的帷幕一依托长江北岸深水岸线规划而建的郑蒲港新区,即毗邻马鞍山长江大桥。
这只是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的一个动作。安徽正在大力推进芜马(芜湖、马鞍山)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与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2011年7月巢湖市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划调整,为芜湖和马鞍山赢得极大的发展空间,也使跨江发展突破地域限制。
而不久前出台的《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则首次提到“芜马经济圈”,“加快推进芜马、芜宣一体化,实现芜湖、马鞍山与无为、和县和江北集中区的跨江联动发展。”“芜马经济圈”的设想为皖江城市群跨江联动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一种方向。
不过,安徽省发改委官员同时也提醒,在皖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最关键的在于“整合”,产业互补和对接尤为重要。
协调发展:皖江带动皖北
与皖江城市带飞速发展的势头相比,皖北发展一直比较温吞。
据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经济发展数据来看,2011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11078.1亿元,皖北地区生产总值2976.2亿元,不及全省总量三分之一。而皖北地区有着丰富能源、资源以及粮食主产区,劳动力资源以及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理应是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但现实是,皖北拖了安徽的后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