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研讨发言:以基金投资模式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
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国发)作为广州市属唯一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企业,自2016年3月正式运作以来,围绕国有股权持股平台、资本运作管理平台、战略投资发展平台、公共资金增值平台四大功能定位,构建起“产业上市公司集群+产业发展基金集群+全市功能性平台集群+产业价值园区集群”的整体运营模式,已累计完成直接投资规模超200亿元,带动投资约800亿元,名列2018年中国服务企业500强175位。特别是打造了涵盖中小企业基金、国资产业并购基金、绿色产业基金、科创国发基金等总规模超500亿元的基金集群,并在探索以基金投资模式破解国企创新中资本不足、激励不足、容错不足等难题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找准定位 直击国资市场化痛点
国资基金投资模式凭借着在资本撬动、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国有资本市场化投资的重要手段,但在运作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痛点,广州国发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找准各自定位,针对各自痛点,系统化设计解决方案。
政府引导基金既要发挥引导带动作用,更要贴合市场需求,当好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政府引导基金的痛点在于期望值很高、运作效率不高,其原因主要在于行政干预过多,构建既能落实政策目标又符合市场需求的运作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一,顶层设计上要突出政府让利,放大引导作用。2017年,通过财政注资5亿元,广州国发主导设立公司制引导基金——广州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简称中小企业基金),市政府为此专门制定印发《广州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财政净收益让渡(最高让渡50%)、提高出资比例(对子基金出资比例可达50%)、设置整体风险控制线(允许基金亏损30%)、不纳入国资系统考核(以社会经济综合评价代替国资保值增值率)等优惠让利政策,旨在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通过股权投资,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从顶层设计上营造了宽松、市场化的政策环境。运作2年,中小企业基金累计设立子基金10支,子基金总规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