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档

标准仓单化的仓储市场与流通体制改革:仓储公司仓单样本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大难题,长期以来粮食购销体系模式(包括现有改革后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把粮食生产者(即农民)排除在粮食流通市场之外。本文认为问题的关键症结在于农民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大难题,长期以来粮食购销体系模式(包括现有改革后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把粮食生产者(即农民)排除在粮食流通市场之外。本文认为问题的关键症结在于农民仓储资产不足或仓储市场的缺失,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要着力注重仓储环节建设,它是粮食市场里极其重要的关键环节但长期来没得到应有足够的重视;我们提出建立一种新型结构的粮食仓储管理机制――仓单标准化的粮食仓储机构或行业,来弥补农村仓储市场的缺失。它将为粮食生产者提供了参与市场的通道,能够极大提高粮食流通改革的效果,为提高我国农村经济服务。

  

  一、问题的提出

  

  物流产业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流通是农业实践及理论中一直探讨的核心问题,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动力源泉。对于农村物流来说,最为重要的即为粮食流通。D、国务院历来都高度重视粮食流通工作,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与其他农产品相比,我国粮食流通的市场化道路最为曲折和复杂多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几经起伏。即便从1998年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新粮食流通体制实施以来,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进程也并没有停止,而是在曲折中前进。

  从20多年来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来看,此前决策者们不仅在创造条件加快培育新型粮食市场主体方面做得很不够,有时甚至迟迟不能消除束缚新型市场主体成长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同时没有按市场规则办事,一方面,国家为国有粮食企业确定了购进价,销售价却由市场决定,购价与销价由两种机制形成,往往相互脱节。另一方面,国有粮食企业既有与其他国有企业形成低效率的类似原因,又因粮食的特殊性而具有形成低效率的独特原因,达到盈亏临界点所需要的买卖差价往往大于合理的买卖差价。

  2004年的中

免责声明:我的文档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