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水利局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升治理能力上不断强化水利的支撑保障。结合全会精神和我分管的工作实际,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坚持人民至上,以高标准防御工作,守牢水安全底线。
全会决定指出: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襄阳地处水旱灾害多发地区,旱涝并存、旱涝急转、“坨子雨”等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加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淹不得、淹不起的需求更加迫切,防汛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病险水库、“头顶库”“头顶堰”、重点山洪沟、河道险工险段等防汛薄弱环节,还存在着大量风险和隐患,亟需采取有力措施,补齐短板弱项。要始终保持清醒和警惕,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筑牢思想防线。要加快推进水库加固、堤防整治、山洪沟治理等工程建设,系统构建防御能力更高的防洪工程体系。要织密责任网络,加强日常监管,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科学调度和应急处置能力。要坚持科技赋能,强化监测预警,推进综专协同,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二、坚持项目为王,以高水平建设管理,加快构建现代水网。
全会决定指出:强化规划衔接引领;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推行项目全流程公开管理。这些要求为水利项目谋划和工程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要强化规划统筹,在省、市战略规划引领下,加快推进襄阳都市圈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襄阳现代水网规划的实施落地。要围绕构建江河无虞的防洪排涝网、空间均衡的水资源配置网、水清岸绿的生态水网和智能高效的数字孪生水网的总目标,继续加大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推进,充实完善国债项目申报库、重点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库、中央水利发展资金项目库,再启动推进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中央、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