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党中央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出发,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胡锦涛在2011年2月19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D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出发,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X胡锦涛在2011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如何依托国家赋予我们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来对应待舆论监督,应对涉检舆情,是摆在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是指公众通过互联网对自己关心的或关涉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业所表达的意见、态度的总和,反映公众的情绪和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信息来源于网站新闻评论、论坛与社区BBS、QQ、MSN、博客、微博等信息。其特点如下: 1.突发性:网络舆情的形成非常迅速,往往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情绪化得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其事先的征兆极其微小。 2.破坏性:由于网上舆论传播迅速并且波及范围很广,所以一经传播破坏性就很大。 3.紧迫性:舆情危机必须要求涉及的相关当事人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防止事态的扩大,减少损失。 4.偏差性:网络由于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民会利用网络宣泄情绪,容易发布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言论。 5.多元性:从舆情主体的范围来看,网民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从舆情的话题来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舆情来源上看,网民随时可以在网上发布,发表后的言论还可以被任意评论和转载。 二、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对策 近几年网络最突出的事件有 “云南躲猫猫”、“贵州瓮安事件”、“辽阳检察院书记员掌掴女童”、?“贫困县女检察长被曝开百万豪车”等等,这些案件都是涉及司法的网络舆情案件,都是通过网络热炒,引起政府重视,再作出顺乎民意的处理。可见网络舆情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果对负面的网络舆情发现不及时,反映迟缓,措施不当,会给检察机关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