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存量资产。
在长达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存量资产。对这些存量资产进行盘活,在当前已经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盘活存量资产能够有效的促进存量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用,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另一方面,盘活存量资产能够为地方政府创造新的收入,以支持债务化解和新增投资。因此,在近些年内,盘活存量资产一直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各层面的高度重视。特许经营模式无疑已经成为了盘活存量资产中的一种重要模式,并以TOT的经典姿态在市场中广为流传。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存量资产盘活已经越来越突显出重要性,可以预见在今后的特许经营项目中,存量资产盘活的比重将会逐渐增大,因此本文的讨论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鉴于涉及内容较多,我们将分成若干部分对利用特许经营模式进行盘活存量资产进行讨论,本文先阐述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特许经营模式下存量资产盘活的核心判定原则
根据资产性质和盘活目的等方面的不同,存量资产盘活的方式并非千篇一律。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22〕561号)两个重要的存量资产盘活政策中,明确列明了多种资产盘活方式,特许经营模式只是位列其中,但并非独占鳌头,事实上的盘活存量资产模式远不止特许经营一种模式。究竟如何判断某一个存量资产盘活项目是否适合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这既关乎到合规性问题更关乎落地性问题。
一、以盘活后的项目性质作为特许经营模式的判定依据
判断一个盘活存量资产项目是否属于特许经营模式,是以其形成结果作为判定依据,而非以初始资产性质作为判定依据。我们将特许经营模式下的存量资产盘活项目与新建项目进行对比,更容易阐述清晰。
对于我们最常见的新建项目而言,判断该项目是否属于特许经营,关键在于社会投资人在建成后的资产上所开展的项目是否属于特许经营范畴。如果符合特许经营的要求,则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