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档

“四下基层”当“心到”“身到”“行到”

“四下基层”当“心到”“身到”“行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同志

“四下基层”当“心到”“身到”“行到”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多年来,“四下基层”得到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成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欢迎。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好运用好“四下基层”,努力做到“心到”“身到”“行到”,真正解决急难愁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心到”涵养为民情怀。“四下基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求党员干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与主题教育具体要求之一的“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一脉相承的。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矛盾问题更为复杂、群众关切更为具体,唯有秉持坚定的人民立场,满怀真挚的人民情怀,才能“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真正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群众立场、走实群众路线,实打实调研衣食住行、产业发展,面对面问询生活情况、身体近况,心贴心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实现“被动知晓问题、整改问题”到“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转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必须尽心尽力做好接诉、派单、办理、答复、回访等各个环节的信访工作,特别是在办理环节,要统筹各类民生项目、配套政策,精准高效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问题,让群众拥有“稳稳的幸福”。

以“身到”彰显实干担当。“四下基层”着眼于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发展落实在基层,体现出鲜明的实干导向,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实干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面对人民群众诉求和地方发展难题,唯有躬身实干、担当作为,才能办实事,解难题,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心坎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工作抓实,把基础打实,把步子迈实,用智慧本领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真抓实干、力求实效,着力解决发展所

免责声明:我的文档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