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其中提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走出去”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新思路。在内在文化转型与外在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只有深入了解“文
摘 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其中提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走出去”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新思路。在内在文化转型与外在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只有深入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走出去”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全面地实现文化自觉,更科学地践行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文化强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8-0066-04 文化是发展的摇篮,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恩格斯曾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既是立足现实得出的深刻认识,更是着眼未来所作的宏伟规划。文化强国,终将成为时代的趋势和历史的选择。而 “文化强国”战略践行的关键在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走出去的有机结合,这是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走出去相结合,是哲学视野下的辩证统一 就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我们只有正确地理解认识与实践、知与行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而有效地从事现代实践活动。 文化自觉,要求我们既要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早在1997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到:“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诚然,文化是一条河流,只有元素持续不断的汇聚,只有价值和而不同的碰撞,中国文化才得以融入人类文明的汪洋。文化自觉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对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发掘与重建上,要本着“交流、交融、交锋”的姿态,要怀揣“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与多元文化互动,与世界文化共荣。 文化走出去,既是我国经济“走出去”战略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的必然延伸,也是我国文化市场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在十七